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长春般若寺事件_长春般若寺 热点评

日期:2023-04-14 17:50:43 来源:互联网

1、般若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大街125号。


(资料图片)

2、1923年,佛教天台宗大德释倓虚法师(湛山大师)来长春讲"般若心经",随后创建寺庙,取名为般若寺。

3、般若寺最初建在南关区西四马路。

4、1931年迁到西长春大街现址重建。

5、1934年命名为"护国般若寺"。

6、该寺占地七千二百平米,是长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庙。

7、这座寺庙始建于1922年。

8、1923年,佛教天台宗大德释倓虚法师(湛山大师)来长春讲"般若心经",随后创建寺庙,该寺原址在商埠地南关区西四马路,名为般若寺。

9、1931年迁到西长春大街现址长春市长春大街重建。

10、般若寺由伪国都建设局负责设计与监理,中国人办的四先公司负责施工,1932年开始建设。

11、由于是中国传统的佛教建筑,所以在设计中沿用了中国传统佛寺的布局形式,并参考了北方寺庙建筑的习惯作法。

12、个别繁琐之处,也许源于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诠释的障碍。

13、但它可能是当时由中国人参与设计并建造起来唯一的一处大型建筑。

14、1934年命名为"护国般若寺"。

15、护国般若寺建于当时大同广场东北侧,长春大街以北,东接清明街,整个院落为78.9x174米的长方形,总占地面积约1.37万平方米。

16、经多次改造,有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是长春最大一处佛教建筑群。

17、1941年日伪时期,由于长春市伪国都城市建设计划的实施,原寺庙被拆除,在现址重建新寺,重建后正式更名为护国般若寺。

18、该寺占地七千二百平米,是长春市最大的佛教寺庙。

19、寺院的山门为并列的三座拱门组成,门楼檐角飞翘,错落有致,建工精巧,门侧红墙写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寺内殿堂耸立,树木成荫,蔚为壮观。

20、进门左右有鼓楼和钟楼,正面为天王殿,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像,两侧有四大天王脚踏八怪塑像,栩栩如生。

21、殿后塑有护法韦驮菩萨立像.大雄宝殿建在天王殿后面,是整个庙宇的中心,宝殿外观庄严雄壮,斗拱交错,檐于高啄,画栋雕梁,彩画精丽,金碧辉煌。

22、殿内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主,两侧为十八罗汉;殿后供奉观世音菩萨佛像;再后便是藏经楼,收藏着大量佛教经典。

23、殿前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与宝殿红绿相映,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24、寺院还建有东西厢房数十间,分别为禅堂、斋堂、起居室等。

25、这就是被长春人称为"大庙"的长春般若寺。

26、般若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是长春市最大的华教庙宇。

27、进入山门,东有钟楼,西有鼓楼,这两座建筑设计奇特、工艺精巧,遇重要节日,这里就会钟鼓动齐鸣。

28、长春般若寺图册整个庙宇进深三层。

29、第一层是弥勒殿,殿内供奉弥勒佛坐像,殿前有一座汉白玉石碑,碑文记载着建庙的详细经过;第二层是大雄宝殿,这是整个庙宇的中心,也是最大的一座建筑;第三层是西方三圣殿,该殿为二层歇山式建筑,楼上为藏经楼,楼下供奉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三圣像。

30、西方三圣殿的两侧是大雄宝殿的后院配殿,其中东配殿是观世音菩萨殿,西配殿是地藏王菩萨殿。

31、与前两个院落相比,这里松柏参天。

32、鸟语绕梁,营造出一种古朴、玄远的宗教氛围。

33、西方三圣殿的后院,是般若寺的尽头,墙外就是纷扰的马路和街市。

34、这个小院内有三座塔型建筑物:前面一座是倓虚法师七十寿辰的纪念幢;后面两座分别是倓虚法师和本寺首任住持澍培法师的舍利塔谭玉龄与"和尚"的故事"和尚"是长春君子兰中的佳品,关于它的品名得来,与溥仪和谭玉龄之间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35、1942年溥仪的爱妃谭玉玲亡故后,溥仪命人将一盆君子兰摆放在护国寺谭玉玲的灵前。

36、谭玉玲安葬后,此花没被收回,被护国寺般若寺普明和尚养护起来,后流传民间,于是人们便称此品种为"和尚"。

37、关于"和尚"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

38、和尚君子兰的莳养者并非"和尚",而是一位名叫吴鹤亭的木工师傅。

39、1958年吴鹤亭将这株君子兰转让给了邮电学校老师王宝林,第二年王宝林留下一个芽子后,将大株卖给了般若寺普明和尚。

40、1963年普明又将这株君子兰转让给八一小学,后八一小学又将其交给了长春胜利公园莳养。

41、以后,胜利公园用其做母本育出很多小苗,传到社会上后,人们就把这一品种称作和尚。

42、不论哪一种说法,此种君子兰都与般若寺普明和尚有关,称其为"和尚",也有其道理。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

市场